廢物利用 - 科技小發明 - 小制作 - 手工制作
產業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該理論認為:在當今世界的產業鏈中,研發(包括采購與設計)、生產(包括組裝與加工)、營銷(包括品牌與金融)諸環節的附加值曲線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形態,即研發和營銷環節附加值高、生產加工環節附加值低,大體呈“U”形的弧線,如同一個人微笑時上翹的嘴唇形狀,因此被稱之為產業“微笑曲線”。“微笑曲線”理論表明,要想提高產業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不能囿于制造加工環節,不能滿足于加工貿易出口,必須向研發與營銷環節延伸,必須發展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兩自一高”產品出口。因此,一方面,企業需要通過開展境外商標注冊等途徑,使用自有品牌、培育國際品牌;另一方面,企業要通過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等方式,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與此同時,企業還要通過建立自主營銷網絡等方法,將貿易鏈延伸到境外批發和零售終端,增強渠道控制力,提高貿易附加值。
相對而言,自主知識產權較自有品牌對提高貿易附加值更為重要。眾所周知,蘋果公司和沃爾瑪都是響當當的世界品牌,而且都處在產業鏈中的非生產加工環節位置,然而毛利率卻有天壤之別:前者超過40%,后者不到4%。蘋果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高額附加值、保持高利潤率,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夠不斷推出一代又一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量新產品。過去的10年,蘋果公司獲得了1300項專利,相當于戴爾的1.5倍。而沃爾瑪盡管營業規模很大、雄踞世界500強企業榜首,但因其科技含量不高,只好薄利多銷、微利經營。由此看來,科技創新對提高產業附加值和企業利潤率極其重要。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更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根據產業“微笑曲線”理論,通過科技創新,既可以將產業鏈向研發環節延伸,提升第三產業比重、改善產業結構,也可以提高產業素質與效率,從而成功實現產業升級。與此同時,通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撐起經濟結構調整的支點,不僅企業能夠獲得更高附加值,而且企業員工也能拿到更高薪酬,如此一來,企業擁有更多資金、可以進行更大投資,居民持有更高收入、能夠進行更多消費,內需擴大和發展方式轉變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微笑曲線”變得更美、更甜和更迷人,才能真正實現科技創新驅動發展。